读书日共话人才服务 人才日共显奋斗决心
校(院、团)“人才日”启动仪式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挂职锻炼人员分享会圆满召开
作者:石钰 图:宋秋韵来源:人事处发布时间:2021-04-23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贵州省首个“人才日”。上午9:30分,校(院、团)“人才日”启动仪式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挂职锻炼人员分享会在综合楼多功能厅拉开帷幕。副校(院、团)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蒋云丽、刘正品出席会议并作发言讲话。全体教师、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挂职锻炼人员、驻村工作队人员、各部门业务骨干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挂职锻炼人员分享中,教职工代表、“脱贫攻坚”驻村代表、申请“乡村振兴”驻村代表、“互派锻炼”代表,分别结合过去的工作经历和未来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心得分享和表态发言。发言主题多样,发言内容丰富。教职工代表尹静珏、崔树芝、陈咫含、罗杨星辰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分享:一是在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中,加强自身学习;二是从挂职锻炼中总结经验,促进人才成长;三是在挂职锻炼中多思多悟,强化自身学习和提高。“脱贫攻坚”驻村代表刘遗伦向大家分享了驻村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以及意见建议,驻村代表黄新典声情并茂的讲述了驻村中的心路旅程和不改初心继续奋斗的豪言壮志。即将出征的“乡村振兴”驻村代表代磊、周学奎在分享会上分别做了表态发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拿出像打脱贫攻坚战那样的精神状态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继续在克难攻坚中开拓出新局面,成为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践行者。“互派锻炼”代表王芳、石钰结合4个多月的锻炼工作,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将继续努力在挂职单位做好各自工作,圆满完成挂职任务。参会人员段楠萍、李运帮、何东在交流座谈中结合个人工作经历,遇到的问题作了即兴交流发言。
刘正品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他从人才的意义、人才的产生和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分享。结合过去在基层驻村和中宣部挂职锻炼的经历,指出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政治意义、人生意义、社会意义和家风意义,并鼓励驻村队要在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乐于奉献。
会上,蒋云丽和刘正品为43名人才颁发了“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
蒋云丽宣布校(院、团)“人才日”正式启动,从5月起,今后每月第四周的星期二下午确定为校(院、团)“人才接待日”,进一步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在总结发言中,蒋云丽从五个方面作了讲话:一是要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二是要成长自己,将“长板”继续做“长”;三是要规划自己,看清身边工作的变化,回应变化,促进变化;四是要解决好校(院、团)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激活人才资源并发挥好作用;五是要努力让自己从“忍受人才”变为“懂得人才”的人,最终成为“陪伴人才”的人才。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人事处将以专属节日方式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营造校(院、团)爱才惜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才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继续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牵头为大家做好人事人才服务工作,在“两项教育”中落实好10件实事难事,服务人才、凝聚人才。围绕“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努力让贵州成为全国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的目标,为创建“一流特色省级党校”和建设好“五个红色学府”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