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土城镇党校“三化三力”推进培训“活、实、强”
作者:袁梦婷 冯子巍来源:习水县委党校发布时间:2023-04-26
习水县土城镇党校自2021年7月成立以来,着力推行“党建引领+理论学习+党性修养+技术培训”工作机制,立足“三化三力”,着眼“活”、聚焦“实”、立足“强”,切实打通镇内党员干部群众培训教育“最后一公里”。
一是阵地建设标准化,提升“硬实力”,让培训活起来。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培训教学、考核评估等培训制度,镇党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组织委员兼任副校长,党建办主任兼任党校办公室主任,配备2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事务。统一设置党校标识,整合党员活动室、新时代大讲堂等资源夯实培训阵地。党校专项培训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每年制定培训计划,精准摸底分类流动党员、无职党员、普通党员、种养殖大户等培训对象建立学员库,按照“点单—拟单—上菜”程序,量身定制农业类、旅游类、产业类、法律类等专题培训课程,让培训类型“活”起来,推进党员干部群众培训全覆盖。
二是师资队伍精细化,提升“软实力”,让培训实起来。精准摸清辖区内各个领域优秀人才底数,以班子成员、股室站所业务负责人、先进典型人物、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为班底建立师资库,结合专业特长分类建立台账,聚集镇内各行各业优秀师资28人。结合培训实需,每期培训必邀请县委党校、县职校和行业主管部门等专业讲师、技术骨干、行业能手到镇党校授课,切实提升培训质效。通过组织参训人员“个人提、集中议”,业务部门“精准找、深入挖”等方式确立培训方向和主题,镇领导班子成员、股室站所负责人,以及本地先进典型、农村老党员、党支部书记等“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和经验做法传授业务技能,为党员干部群众“充电续航”。
三是培训模式特色化,提升“吸引力”,让培训强起来。开展“圆桌课堂”抓好实践课,通过现场体验式教学,形成现场参观、互动研讨和基地实践三级教学格局,落实“531”问效法(参训学员要从培训中总结5条收获,其中3条可长远使用、1条可即学即用)教学形式,促进参训学员互动交流,深化培训效果。秉承“1+1>2”的合作理念,充分利用土城独有红色资源禀赋,协同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四渡赤水教学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联合教学,组织学员到党员政治生活馆、青杠坡战斗遗址等地开展实践教学。设立华润社区、青杠坡村、九龙囤村现场教学点3个,打造教育培训基地2处。2022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党员干部群众培训50期,培训3000余人次,学员“上讲台”45人次。采取“送教上门、流动授课”和“田间地头讲党课”开展教学活动4次,受训人数1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