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工作通讯专题刊发毕节基本培训工作经验做法
作者:来源:中共毕节市委党校发布时间:2024-04-15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校(行政学院)工作通讯》2024年第5期(总第1069期)以《做好“四个统筹” 推动基本培训任务落实》为题,专题刊发毕节市基本培训工作经验做法。这是对毕节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会议精神,扎实推动基本培训工作的充分肯定。毕节市委党校将以此为动力,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扎实抓好基本培训任务落实带动全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贡献党校力量。现予以全文转载。
毕节市委党校(毕节市行政学院)按照分类分级、全员培训、全面覆盖、住校培训要求,强化统筹谋划,在培训对象班次、课程建设、办学保障等方面,发挥全市党校“一盘棋”整体功能,全力推动基本培训任务落实。
一、统筹谋划部署,出台基本培训方案
对标基本培训要求,对党校基本培训工作作出统一谋划安排。一是深入调研查找不足。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市县党校培训工作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提出开展基本培训的破题对策。二是出台方案规范推进。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基本培训工作,审议并印发基本培训方案,对基本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每年培训数量等作出具体规定,如明确举办全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每年培训1800人左右,确保每年将县处级干部和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培训一遍。指导县级党委对标跟进,研究制定基本培训方案,形成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三是强化指导联动开班。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党校等联合印发2024年基本培训调训文件,规范开展学员调训。市县党校同步举行2024年春季学期第一批基本培训班开学典礼,共有18个基本培训班996名学员参加。
3月4日,全市党校系统2024年春季学期第一批基本培训班开学典礼市县同步举行。
二、统筹对象班次,规范基本培训要素
紧盯基本培训关键要素,指导和督促市县党校规范举办各类班次。一是规范基本培训对象。推动将基本培训对象全部纳入培训范围,确保应训尽训、全员覆盖。2024年,市委党校安排开设基本培训班次49期,是2023年的1.81倍,县级党校开设基本培训班次339期、培训4万人,分别是2023年的1.93倍、2.26倍。二是规范基本培训班次。按“5+2”模式(5类基本培训班次和2类重要专项培训班次)统一规范市县党校培训班次。市县党校统一开设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理论研修班(县级党校为基层党员轮训班)等基本培训班次,确保培训更加精准规范。三是规范基本培训内容。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为基本内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性修养进修班等班次课程,确保课程针对性更强。
2024年春季学期乡科级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进修班
毕节新型工业化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
三、统筹课程建设,适应基本培训需求
统筹“四库”建设,着力解决师资力量弱、精品课程少等突出问题,推动基本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一是建强骨干师资库。坚持引育管用并举,实施“名师工程”,建立适应基本培训需求、全市统筹使用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师资库。3月以来,市委党校向各县级党校派出优质师资22人次。二是建全精品课程库。建立课程生成、打磨、评价、更新、淘汰“五个机制”,建立全市共享共用的精品课程库。目前,已入库课程206门,12门课程入选全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和“达标课程”。三是建立优质案例库。在市委党校成立案例教学研究中心,深入挖掘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建立优质案例库。召开全市现场教学推进会,组建现场教学质量提升专班,市县党校共同打造打造18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和32个现场教学基地(点),形成5条现场教学精品线路。
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点)办学质量提升推进会议
四、统筹办学保障,夯实基本培训基础
聚焦党校办学保障攻坚突破,为基本培训落实提供坚实基础支撑。一是凝聚工作合力。以高质量抓好基本培训任务为契机,深入落实市委出台的统筹推进新时代全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与编制、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对接,争取在机构编制、岗位设置、人才培育等方面支持党校发展。二是加强阵地建设。按照实用、安全、有效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推动市委党校迁建一期项目加快建设。针对部分县级党校不具备基本培训条件的情况,由市委党校统筹调配全市党校场地等资源,保障完成基本培训任务。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推动将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由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合理保障。针对开展基本培训后工作量倍增的实际,制定事业人员年度工作量折计办法、专业技术人员超额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将超额工作量纳入超额绩效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