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理论研讨会暨青年学术工作坊
在贵州省委党校举行
作者:崔丹 图:宋秋韵 余辉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发布时间:2025-11-20
11月15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讨会暨青年学术工作坊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主办,贵州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贵州省委党校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干部教育培训名师工作室承办。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省委讲师团团长吴刚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长敖以深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以及全省党校系统的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研讨。

吴刚平在开幕式上指出,此次研讨会恰逢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是推动理论创新与现实实践深度融合的积极响应。与会专家肩负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职责,深化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走进基层、扎根实践、总结鲜活经验、聚焦现实问题,从而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学理支撑。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省内外党校、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资深专家与青年学子,形成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良好研讨氛围,促进了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良性互动,推动了理论探讨与实践关切的有效对接。

主旨报告环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祁述裕教授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刘彦武教授着重论述了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原创性贡献;贵州民族大学郝亚明教授从主体性视角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义;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黄旭东研究员系统分析了贵州山地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及实践路径;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伍小涛教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发;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张波教授结合长征精神总结了贵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演进和治理启示。本次主旨报告论述深入,专家们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视角,为后续研讨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特设的青年学术工作坊,来自全省党校系统的青年学者一方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地机制,具体探讨了模范省建设、文旅体融合及文化认同等多重实践路径。另一方面,他们在文化创新与产业活化领域,则深入挖掘了阳明文化、馆藏文物、历史街区、苗绣等本土特色资源的现代价值与转化模式。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漆明春教授、刘遗伦编审对青年学者的发言进行了中肯深入的点评。专家们在肯定这些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创新视角时,也在选题聚焦、学理深化、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现场互动热烈,思维激荡,有效启发了青年学者的研究思路,充分体现了学术传承的活力与深度。

为了进一步深化理论认识,祁述裕教授还围绕“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给青年教师主讲了第二十一期“文史论坛”,从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的视角,对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前沿课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次研讨会通过系列专题报告和主题交流的形式,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术对话平台。与会专家学者从思想源头、概念内涵到实践机制展开的多维度阐发,不仅进一步细化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的认知框架,而且立足贵州多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探索了兼具地方特色和实践价值的发展路径,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