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时政要闻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贵州基层治理从“群治”变“智治”

作者:华姝来源:贵州日报发布时间:2023-10-30

  贵州各地基层党组织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数字乡村平台为载体,积极搭建“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展党员管理学习、实施产业智慧化监管、及时掌握村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从“盲治”变“精治”、从“群治”转“智治”。

  党组织建设乘“云”而上

  每月7日20时,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万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茂先都会准时发起党支部微信群视频,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交心谈心和线上主题党日活动。

  近年来,余庆县抢抓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机遇,坚持数字党建思维,针对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创新方式将流动党员组织生活从线下搬到线上,按照地域相邻、工作相近原则,将1155名流动党员分编组建为116个网上党支部,探索建立“720”主题党日活动机制,让广大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而有学、流而有为”。

  党组织建设上“云”端、党员学习工作在“云”端、党建工作更智慧。全省各地借力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多功能“智慧党建”平台,作为党员学习、党课直播、业务培训等活动的前沿阵地,促进党建工作更规范、更便捷。

  实践中,各地依托“智慧党建”,把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务公开等接入数字化党建学习平台,集成视频会议、学习推送、工作安排、实时监测等各项功能,积极开发志愿服务、文明评选、便民办事等功能,实现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

  常态化管理服务有了“千里眼”

  “村委会的显示屏能实时观察果冻橙生长态势,如果发现害虫,立即采取措施,省时省力。”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戈尧村精品水果种植户杨文海说。

  如何实现有效监测管护,一直是困扰果农们的难题。村“两委”建成数字乡村平台后,戈尧村果冻橙基地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不仅可以实时掌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进度,还能通过数据分析直观了解果树成活率、果实成熟率等指标。

  在贵州,越来越多农村基层党组织正抢抓数字乡村建设契机,为乡村常态化管理服务装上“千里眼”,探索信息化促进乡村治理。

  台江县积极引导各村基层党组织推进集“展示、助农、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寨富驿点”建设,通过数字化平台全景展示乡镇村社会治理、乡村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通过摄像头、结构化相机等设备实现产业监管、文明行为监督等功能,将“一站式”便民服务向村寨延伸。

  安顺市在数字乡村平台开设了乡村旅游、产业电视、产业监管、产业会商等子模块,时时掌握农业生产、工人劳作、病虫防治等情况,积极协调专家人才提供远程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农技骨干进行网络培训指导,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电商业务等农业生产服务。

  “一网”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

  坚持把实现数字赋能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支点,贵州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各环节的深度应用,以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为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黄平县在重安镇安江村建成全县第一个“数字乡村”示范村,引进乡村治理智慧平台,通过全村50个可移动超广角监控视频及信息处理中心的数字化分析,建成联防联控平台,织密监控信息防护网。

  “通过智慧大屏,我们可以看到村里各路段动态,广播村务信息,及时向村民宣传最新政策精神,还可以对汛期河道、山体滑落等地质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对全村的党风、民风、家风、乡风建设有很大帮助。”安江村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艳说。

  针对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各地基层党组织依托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党建,利用集体视频会议,让在外村民及时了解掌握有效信息,对公共事务进行议事协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重要通知一网通达、村寨动态一点即知……数字乡村平台建设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手段,打通了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通过智慧大喇叭、智能监控、数据分析,广大农村不仅拥有了全天候在岗的“小保镖”,还能及时解决村民问题、诉求,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再上新台阶。


附件:

责任编辑:zhouchangyan
关闭按钮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