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时政要闻

“富矿”如何“精开”?六盘水从“卖资源”转向“做产业”

作者: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发布时间:2025-10-18

人民网贵阳10月17日电 (陈洁泉)“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富矿”如何做到“精开”?10月17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六盘水抓实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4个关键环节,实现从“卖资源”向“做产业”转变的成果。

“精确探矿”方面。六盘水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通过与省驻市地勘单位加强联动、引入社会资本勘探、鼓励企业就近找矿等多种方式,持续“攻深找盲”、提级资源储量,已发现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保有储量256.36亿吨,并在氧化锰矿、萤石矿、煤层气等勘探上也取得良好成效。

“精准配矿”方面。六盘水坚持把资源向优强企业配、用市场方式配、朝产业协同配。以煤炭为例,大中型矿山配置煤炭资源占比96.2%,为贵州能源集团等国企配置40个采矿权、占全市煤炭资源总量的63.4%;为邦达、湾田等重点民营企业配置152个采矿权、占36.6%。特别是聚焦产业发展,六盘水组织出让67宗矿业权,有力保障了美锦华宇、海螺水泥等重大项目资源需求,把好矿配给好企业。

“精细开矿”方面。六盘水在全省率先实现正常生产矿井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两化”改造全覆盖,在贵州首批建设的4个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中六盘水有2个,发耳煤矿“5G+智能巡检机器人”成为贵州首个落地应用的煤矿井下机器人场景,井下开采正走向“少人化”“无人化”。此外,生产煤矿中有2/3达到90万吨/年及以上,平均单井规模较“十三五”末提高近20万吨/年,煤矸石等固废通过填沟造地、生态修复、加强洗选、建材制造、低热值发电等方式,实现资源“变废为宝”。

“精深用矿”方面。六盘水将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进而向更有附加值的材料转变,推动“煤—焦—电—气—化”一体化发展。六盘水在全省率先编制煤化工产业“一图三清单”,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蒽油、改质沥青、纯苯、合成氨以及炭黑、硝基肥料等中下游产品,并继续加强优质项目招引,填补新能源电池材料、医药、轮胎等下游产业空白,规上工业总产值由“十三五”末的1017亿元增至2024年的1214亿元,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富矿精开”的宏伟蓝图,正在六盘水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附件:

责任编辑:lizhengrong
关闭按钮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