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时政要闻

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①
他们自主研发AI助手服务群众

作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玲 实习生 崔欣玉来源:贵州日报发布时间:2025-08-14

编者按:有关数据显示,贵阳14至35岁青年人口达239.55万,占比37.49%,较2021年新增10.57万人。年轻的身影奔忙穿梭于街巷,他们的步履,正是城市最蓬勃的心跳。今起本报推出“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系列报道,将镜头与笔触对准这群城市里的奔涌后浪,描摹时代浪潮下年轻一代的奋斗图景。

[工作节奏] 一个月牵头研发出一个AI产品

[主打技能] AI模型训练和微调

[城市贡献] “贵人智办”AI助手已为群众提供智能解答111万次

8月6日,何奭的手机微信群消息不停地刷屏,群友都在热议OpenAI时隔6年再度开源两款推理模型。

“有人测试输入指令仅思考5秒就能出结果,而其他模型思考过程在18秒以上。”

“有人进行本地化部署后,一次就成功开发了一个贪吃蛇游戏。”

退出聊天界面,贵州大数据集团AI训练师何奭思考的是怎么部署更快的大模型,训练“贵人智办”AI助手迭代升级。

2018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他曾是北京互联网大厂里一颗勤恳的“螺丝钉”。

作为软件工程师,他精准地完成着后端开发的“规定动作”。然而,朝九晚十的循环和身处庞大系统边缘的疏离感,让这个遵义青年心中萌生了去意。

“那时,我感觉自己只是流水线上一个零件,价值清晰但边界分明。”何奭回忆道。

经过几年的北漂,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回家!

这并非易事。当他在北京写字楼里调试着千万级用户量的算法模型时,贵阳观山湖区的数据中心才刚完成第三期扩容;当同行们讨论着元宇宙、AIGC等前沿概念时,贵州的许多企业还在为数字化转型的入门课发愁。

放弃一线城市成熟的产业生态和国际视野的平台光环,投身于信息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数字人才密度不足的西部内陆,意味着要直面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更意味着要承受职业发展路径的不确定性——这个抉择,他反复权衡了整整18个月。

转折发生在202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明确赋予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这个政策信号如同定海神针。

与此同时他看到了贵州惊人蜕变:从2016年获批建设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时的政策试水,到2020年成为全国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唯一实现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六年领跑全国的“黑马”;从2015年建成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却遭遇市场培育阵痛,到2022年上线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调度平台,正式打通“东数西算”的主动脉。

这些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让他突然意识到,家乡早已不是数字经济的“试验田”,而是已构建起包含数据存储、清洗加工、交易流通、安全防护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更在智能算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新赛道占据先发优势。

2022年7月,何奭通过社招进入贵州大数据集团从事技术架构师工作,从单一的软件开发,转向了更前沿、更复杂的大数据治理和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微调。他开始海量的自我学习和知识迭代,跳出大厂的单点执行模式,历练成为激活产业联动的技术支撑。

2025年1月,贵州大数据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聚焦“信、云、数、算、智、安”六大业务板块,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数据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重点产业……

听完报告,他的技术视野开始破界,职业规划发生改变。

“自主实施基础薄弱,那我就来做那个夯实地基的人!”何奭在心底立下誓言。

作为贵州大数据集团首个AI产品“魔树工厂”项目负责人之一,他和团队从零开始,自主研发AI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模型超市”功能板块上架了14款AI大模型,涵盖ASR语音识别、OCR图文转换、通用文档识别、智能文档抽取、证件卡照识别,以及Qwen3最新系列、DeepSeek-R10528满血版等前沿大模型,满足多样化人工智能应用需求。

平台所有模型均在国产GPU服务器上完成兼容性优化,本地化部署于贵州省政务云平台上,确保数据处理不出域,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与合规。

今年初,国产DeepSeekR1大模型正式发布,得益于前期的战略布局,集团成立27人的政企联合专班,目标直指“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的突破。

短短一个月,他和团队依托“魔树工厂”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和本地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打造了全国领先的省级政务AI意图识别引擎——“贵人智办”AI助手。

今年5月,“贵人智办”上线试运行。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查询工具,而是一个“问、导、办、查、评”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

比如群众在“边聊边办”对话框内输入“医保参保”后,“贵人智办”经过思考后,会给出“职工参保登记”“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参保登记”“住院报销”等8个高频办理选项;以及“个人参保凭证”“个人参保信息”查询等3个查询选项。

接下来,群众点击具体所需业务,如果想去窗口办理,“贵人智办”会列出需要准备的材料,并贴心给出办理地址、公共交通到达方案;如果想线上办理也有具体步骤。

“边聊边办”打破了群众办事的最大障碍之一:语言鸿沟。口语化表达被智能转化为政务术语。

截至目前,“贵人智办”已提供智能解答超111万次,上线279个可“边聊边办”的事项,提供高频查询服务14954次。

服务效率和体验实现跨越式升级,真正让政务服务从“能办”跃升为“智办”。

何奭和团队想做的事远不止于此。他和团队正致力于将贵州打造成AI基础设施(AI Infra)的高地,赋能政务、企业乃至更多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未来几年,他和团队瞄准了几个示范性应用:

校园餐食AI卫士:自动识别食品安全违规操作,实时上报,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工业质检AI系统:用AI检测产品的微小瑕疵,提升本地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应急预警AI系统:用AI预警灾害,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真正的价值观践行,从来不是口号式的表态,而是把挑战当刻度尺——丈量我们与时代前沿的距离,测量我们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深度。”何奭目光坚定。

从北京大厂的“螺丝钉”,到驱动贵州智能化进程的“集成电路”,何奭的蜕变源于集团改革转型发展的契机以及不断学习的韧劲和服务家乡的赤诚。

他深知,贵州的突破需要更多年轻力量。他喊话还在观望的年轻人:当数据要素与时代机遇深度耦合,地域边界终将消融。贵州以气候、能源、政策三重优势为基,聚天下英才而兴业,必将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跑出“贵州速度”,创造“中国方案”!

附件:

责任编辑:母贵昌
关闭按钮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