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续真情 乡村振兴添动能
——省政协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作者:刘蓝婴来源:贵州日报发布时间:2024-01-08
1月4日上午,省政协办公厅新老驻村工作队员相聚榕江县座谈交流,大家围绕助力榕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畅谈感想、共话发展。
2020年底,榕江县顺利减贫摘帽,实现整县脱贫出列,彻底摘掉了千百年来的贫困帽子,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了小康梦想。2021年,榕江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决策部署,省政协办公厅分别于2021年5月和2023年5月选派驻村工作队,赴榕江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刚到控乃村,听不懂苗话,没有‘翻译’简直寸步难行。经过半年的入户走访,我不仅交流无障碍,还当起了群众的调解员,帮群众协调资金硬化串户路、修建文化墙、组建芦笙队等,最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省政协办公厅人事处处长李军谈体会的同时,用十六字概括了驻村经验,即摸清村情、真心付出、团结协作、真抓实干。
两年的驻村时光,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是省智力支边办四级调研员谢婷的常见姿态,她以村民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做宣讲、讲党课、主持议事会议,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百余次,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同时,她还协助健全村级监督管理、民主协商等机制,畅通群众参与决策部署渠道,促进定旦村和谐稳定。
回到省政协办公厅工作已半年多时间,省政协研究室调研二处副处长董正锴时常想起离开加两村那天,群众依依不舍为他送行的场景。两年时间里,全村236户,除整户外出的,他平均每户走访了10次以上。如今,他把驻村工作中的所思所悟所获应用于文稿起草工作,确保文稿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多接地气,更有底气。驻村队员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围绕“一宣六帮”,用实干赢得村民的赞誉,与百姓结下深厚情谊,为榕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智慧力量,也为新驻村队员们接续奋斗传授了经验方法。
“新老驻村队员作为省政协办公厅优中选优派出的代表,要把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接稳驻村工作‘接力棒’,严格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省政协主要领导勉励大家,要做到心中有真情、肩上有责任、手中有实招、脚下有泥土、身上有露珠,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
“在机关党组的关心支持下,2023年共安排400余万元资金支持6个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对通村连组路、民族文化广场、合约食堂、防护栏、路灯、乡村庭院等基础设施进行修建维护,推进乡村宜居宜业宜游。”有了“娘家人”的帮助,省政协办公厅文书处处长、榕江县委副书记、腊酉村第一书记邵丽的帮扶工作渐入佳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新驻村队员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帮扶计划,定旦村加大力度发展黑木耳、蜂糖李产业,乐乡村推动发展百香果、旅游产业,大利村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产业,空申村、空烈村加大力度发展青白茶、旅游等优势产业,腊酉村推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增加群众收入。
省政协办公厅民宗处二级调研员、定旦村第一书记张斌积极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对新识别的不同类型监测对象,根据其家庭实际情况“因户施策”进行帮扶。同时,认真组织召开“院坝协商”“榕易谈”等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村建设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也一触即发,活力四射的“村超”印证了这一点。省政协办公厅机关党办四级调研员、空烈村第一书记张德学依托“村超”影响力,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空烈村民宿的宣传力度,“村超”期间创收6万余元,并争取到20万元为村内民宿搭建移动网络宏基站。
“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要了解相关的涉农政策法规,处理好与其他村干部的关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驻村至今,贵州政协报社工作人员、空申村第一书记张健辉协调资金在空申村建设景观护栏和旅游公厕、开展党建宣传和积分兑换,取得良好反响。
新的一年,驻村工作队将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榕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