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贵州省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作者: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发布时间:2021-03-16

各部门:

    根据省直机关工委的统一安排,现将《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贵州省“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转发给您们,请认真抓好落实。结合校(院、团)工作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高度重视,抓好工作落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部门实际,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广泛动员本单位本部门干部职工,积极发现和推荐“身边好人”。对于发现和推荐的“身边好人”,各部门要综合考评,按照省直工委的文件要求,严格候选人资格审查,本着优中选优原则,每月15号前向机关党委推荐,并做好候选人推荐材料(推荐表、事迹材料、证件照等)的收集报送。如有职工入选“中国好人”,宣传处、信息处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好人365》稿件采编和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工作。

    2.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宣传部、信息处、干部在职在线学习工作处、宣讲教研处、宣讲组织处等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媒体平台优势,对贵州上榜 “中国好人”进行重点宣传,对每月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多彩贵州网、动静贵州、贵州文明网等省级媒体发布的“贵州好人”,以及对“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推出“贵州好人”候选人点赞评议专题页面、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推出“中国好人”候选人点赞评议专题页面进行转载推广。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对“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点赞评议专题页面进行点赞评议。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多渠道开展先进人物的学习宣传宣讲,营造争当先进、对标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

    3.加强组织,弘扬时代新风。各部门要加大组织和宣传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告知、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与“身边好人”推荐和评选工作,确保部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要加强动态跟踪,大力推动身边好人先进典型的选树,弘扬时代新风。

    附件: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贵州省“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机关委员会

                             2021年3月19日



中共贵州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贵州省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


省直各单位机关党委、省直事业单位党委、中央在黔单位机关党委(党支部):


    根据省精神文明办《关于开展贵州省“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黔文明办〔2021〕3号)精神,现就省直机关开展贵州省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贵州好人”评选推荐


    (一)推荐条件


    凡党组织关系隶属省直机关工委的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分性别、民族,长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中表现突出,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个人(集体),均可推荐。已被评为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或提名奖以及已当选“中国好人”或“贵州好人”的个人(集体)不再推荐。


    (二)推荐名额及推荐程序


    “贵州好人”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五个类别,接受单位、个人推荐或自荐。各单位要对候选人严格资格审查,经组织评选、征求意见后,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考评,本着优中选优原则,以机关党委的名义向省直机关工委推荐。原则上每个单位每月推荐候选人1名。每月28日前各单位将候选人推荐材料(推荐表<word文档及加盖公章的PDF文档>、事迹材料、证件照等)发送至指定邮箱:gwxcb5891538@163.com。


    根据各单位推荐报送情况,省直机关工委每月择优向省精神文明办推荐,并配合省精神文明办做好后续审核评选工作。


    (三)宣传推广


    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多彩贵州网、动静贵州、贵州文明网等省级媒体在次月22日(遇节假日顺延)对“贵州好人”进行发布,各单位要及时组织本行业系统各类新闻媒体对发布情况进行转载推广,宣传报道。                   


    二、开展“中国好人”推荐学习宣传


    (一)做好重点宣传报道


    省精神文明办从每月发布的“贵州好人”中遴选8名事迹更加突出的先进人物上报中央文明办参评“中国好人”,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等省级主要媒体将对8名“中国好人”贵州候选人事迹进行重点采编宣传,各单位要积极配合相关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并及时运用各种媒体对贵州上榜 “中国好人”进行重点宣传。


    (二)报送《好人365》稿件


    如有职工入选“中国好人”的单位,需对本行业系统入选的“中国好人”进行《好人365》稿件采编,稿件风格符合微信等新媒体传播,主题紧扣事迹、标题吸引人、故事生动、语句精炼、图文并茂,可融入动漫画、短视频、微电影、访谈等内容,在本行业系统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同时将相关稿件材料于每月8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gwxcb5891538@163.com。


    三、开展身边好人点赞评议


    每月“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推出“贵州好人”候选人点赞评议专题页面及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推出“中国好人”候选人点赞评议专题页面后,各单位要及时组织本行业系统各类新闻媒体对点赞评议专题页面进行转载推广,并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点赞评议(每位网友当月对每名先进人物仅能点赞1次,点赞评议情况将作为“贵州好人”及“中国好人”入选名额重要指标)。


    四、其他事项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重视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对候选人的道德品质、过往经历、事迹材料等进行严格把关,明确专人负责,大力推动身边好人先进典型的选树,弘扬时代新风,特别要注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公共安全防控等方面工作中推荐先进,要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身边好人”的日常引导管理,建立信息管理台账确保情况清、底数明。


    (二)用好“身边好人”加强典型宣传


    各单位要切实做好先进人物的学习宣传,加强“好人墙”“好人长廊”“好人工作室”等阵地建设,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道德讲堂等阵地积极开展好人故事宣讲,推动举办不同层面、不用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鼓励利用互联网举办网上访谈、网络直播等在线交流活动,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附件: 1.“贵州好人”推荐表

           2.2020年“贵州好人”报送材料要求

           3.《好人365》专栏稿件采写要求


中共贵州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2021年3月15日


附件1



  一、《贵州好人推荐表》(以下简称《推荐表》)应由推荐人所属市(州)文明办及相关单位在核对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认真整理填写并仔细审核后,由各地文明办负责人(省直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报省精神文明办。


  二、《推荐表》中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1.“单位及职务”栏填写推荐人的单位全称及职务,退休职工填写原工作单位,社区居民及村民可不填写;


  2.“住址”栏填写推荐人现居住地址,居民填写到XX社区,村民填写到XX村,单位在职人员可不填写;


  3.“类别”栏根据推荐人事迹选择其中一项申报,不可选择多项;


  4.“个人简历”栏从16岁开始填写;


  5.“历史表现”栏应根据推荐人的行业特点,注重日常表现,广泛听取有关单位意见(党员和公职人员须征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单位意见,从事经济活动的推荐人须征求市场监管、税务等单位意见,见义勇为类别须征求属地见义勇为基金会意见),从“德、行、诚、绩”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填写曾获得的重要奖项或荣誉。


  附件2


“贵州好人”报送材料要求


  报送材料除推荐表外,还包括事迹材料及1寸证件照。具体要求如下:


  一、事迹材料


  (一)事迹标题


  1.字数要求:10—20字。


  2.内容要求:概述人物事迹闪光点。


  标题要提炼人物事迹最突出的特点,尽量准确表达故事主旨,突出所报送候选人的主要特质,要言之有物、生动具体,富有感召力、亲和力、接地气,避免空洞、夸大、过虚。如果事迹材料中出现小标题,也要注意呈现人物故事闪光点。在拟写事迹标题时,可以重点提炼人物身份、职业特点、事迹中主要数据和事迹细节。


  示例:《八旬老人30年义务巡河护河宣传环保》


        《好青年信守承诺照顾两位老人25年》


  (二)事迹正文


  1.字数要求:1000字—1500字。


  2.内容要求:第一段为人物身份简介,第二段为事迹简要概述(280字左右),第三段为事迹详细内容。


  3.行文要求:着重具体事例,凸显故事性、可读性,体现人物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不说大话、空话,避免枯燥、无味、罗列式的行文。


  (三)注意事项


  1.事迹材料的左上角注明推荐类别。


  2.选取能突出表现推荐类别的主要事迹,切合标题挖掘内容,无需面面俱到,重点叙述最具特色和感染力的部分。


  3.事迹真实、时间准确、前后对应、逻辑合理、时效性强,尽量选取正在发生或时间较近的事件。如果属于长期坚持做某件事情,时间和数据都准确计算到推送的当月或当天。


  二、图片要求


  1寸红底彩色免冠证件照1张(电子版),不小于500KB。若推荐候选人已逝,将证件照处理成黑白色。


  “贵州好人”简要事迹范文:


  见义勇为


“00后”少年三度入水勇救两名孩子


  杨胜,男,2001年8月生,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高二学生。


  2019年6月29日中午12时,杨胜在铜仁市碧江区兴市桥附近听到有人落水的呼救声,他狂奔400多米,纵身跳入水中将溺水的小男孩救起。不料小男孩苏醒后第一句话竟是:姐姐在河里!杨胜立即放眼搜索河面,发现距离自己10多米远处有1名小女孩在水面扑腾,他迅速扎进水中将女孩救出。上岸后,女孩哭诉着她表妹还在水中,杨胜又一次跳入水中,多次潜入水下寻找,但最终并未发现小女孩。后经专业人员搜救,小女孩的遗体被打捞上来。


  “我时常梦见那个没有救起来的小女孩。”10月10日,谈起3个多月前的那次救人,刚满18岁的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高二学生杨胜没有骄傲,只有内疚。


  6月29日中午12时,杨胜和姑姑一起给在兴市桥做环卫工的父母送午饭。临近兴市桥,突然听见一市民大喊:“有人落水了……”


  顺着路人手指的方向,杨胜狂奔400多米,在河岸边码头不远处,看见一名男孩紧闭双眼仰面漂浮在离岸数十米处的河中。顾不上脱掉衣物,杨胜纵身下水营救,很快把小男孩抱上岸。一位热心市民也赶来接过孩子,并在岸边施救。


  一番救援之后,小男孩苏醒过来,却说:“还有姐姐”。杨胜立即转身在河面上搜寻,只见离自己10多米的一艘船尾部,1名小女孩正慌乱地在水面扑腾,时隐时现。


  杨胜毫不犹豫扎进水里游向女孩。看到有人靠近,女孩立即伸手搂向杨胜,但水太深脚踩不到底,杨胜担心太慌乱导致两人均可能溺水,便挡开女孩伸来的手,顺势一把搂住女孩脖子往回游,很快把女孩救上岸。


  正当杨胜想歇口气时,女孩却说,“表妹还在河里”。杨胜望向河中,根本不见人影。但他还是跳入河中,潜入水下继续寻找。历经数次潜水均无收获,但水下高压以及体力透支导致身体极度不适,杨胜被迫回到岸上。


  上岸后的杨胜一直没有离开。他安慰两个惊魂未定的孩子,直到他们被送往医院,遇难小女孩遗体被打捞起来,才悄悄离开现场。


  “时隔3个多月,我想起来依旧后怕,但又感到自豪。”杨胜的母亲吴桂英说,“同事、邻居经常夸奖我有个好儿子”。


  杨胜的家庭很贫困,早年父亲病重,养家重担全落在母亲肩上。为减少母亲的劳累,每到假期、周末,杨胜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母亲工作,擦凳子、围栏,处理蜘蛛网、扫垃圾。七八岁的时候,他还从妈妈手中接过义务清扫公共楼道的接力棒。在大街上,遇到行走不便的老人,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搀扶。吴桂英说:“没想到儿子平时的爱心,累积成下水救人的勇气。”


  “杨胜语言表达能力好,思路清晰,乐于助人。”说起学生杨胜,班主任杨雪赞不绝口。


  同学李家成说:“杨胜救人的事在我们学校传遍了,同学们都敬佩他,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个月来,杨胜多次受到表彰。关于未来的打算,他说:“中职毕业后,我想考进医科类大学继续学习,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把更多病人从死神手里抢过来。”


  附件3


  《好人365》专栏稿件采写要求


  为提高稿件采写质量,更有利于在新媒体传播,特制定《好人365》专栏稿件采写要求。


  一、文章标题


  一要力求提炼好人物事迹的闪光点,从职业、身份等角度提炼“好”字系列标题;二要力求准确表达故事大意,通过时间、职业、身份、数字、事迹、说过的话等,突出故事看点,做到生动、具体、接地气,要有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避免空洞、夸大、过虚。


  提示:注意体现人物身份特色,如年龄“90后”“80后”“七旬教授”“八旬老人”;体现职业特点,如村官、医生、环卫工人等;体现事迹中的数据,如坚持的时间、帮助他人的人数、捐款的金额等;体现事迹细节、故事情节等等。


  标题长度一般不超过24个字,如需表达两层意思,中间使用一个字节分隔。


  示例:《“好老板”周康生:打造诚信药房 致富不忘公益》

        《“凡是留守家庭的用水我管了”》


  二、身份简介


  文章第一段为好人身份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工作单位,最后一句话固定为:某年某月,XXX入选“中国好人榜”。


  三、文章摘要


  故事的精华概述,需要进行精心编辑。挖掘最能打动人心的、最浓缩故事精华的内容,集中展现出来;要注意点明人物的身份和故事发生地。


  提示:摘要一般不超过200字,不能是正文内容的简单重复。


  四、文章正文


  正文包括故事引子、故事详情、故事来源三部分。人物简介需要标明人物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当前职务身份、事迹概述、获奖情况等要素。


  1.故事引子:用打动人心的语言、段落来作为引子。


  2.故事详情:多用叙述性语言,带着感情讲故事,力求故事讲得生动感人,有吸引力、感染力,着力体现人物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提示:避免材料罗列,情节过于简短,故事写法生硬、不感人。


  3.故事来源:在故事正文结束后,末尾另起一行添加正文内容来源。


  示例:来源:XX文明网   作者:XXX  单位:XX宣传部


  五、编辑点评


  做到突出“点”、注重“评”。“点”,要“捅破窗户纸”,点出人物的可学之处,点出其思想先进、精神高尚所在;文章倡导什么价值观念,体现了什么示范和借鉴意义,引导人们学习效仿什么,要有鲜明的观点和明确的指向。“评”,要“发自肺腑”,做到有感而发、有评有论,特别是要善于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现象,评价出人物事迹的可敬可贵可学之理由,表达出自己的真实认识和切身体会。


  提示:点评不要重复事迹,特别不能简单摘抄原文语句,务求观点明确、短小精悍。


  示例:XXX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身边正能量,我们在行动”的箴言,他奋不顾身、舍身救人的精神为身边人树立了好榜样。


  六、图片要求


  1.图片尺寸:正文配图5—7张,要求画面清晰,反映的情景与故事情节相符或接近。


  2.图片说明:简洁明了,一般不超过20个字;图片需标注来源,如:“图片来源:贵阳文明网”。


  七、注意事项


  1.时间表述:对文中出现的时间表述,要前后统一。稿件中不要出现前日、昨日、今日、明日、去年、今年、明年等容易混淆的表述,确保全文时间概念一致、准确。


  2.数据要求:稿件要求事实数据准确,不得出现错误数据。对无法确定的数据,需与当地核实最新情况,无法核实到准确数据时,需采用模糊处理数据或删除相关字句。


  3.稿件署名:稿件编辑人员姓名、工作单位,标注在稿件末尾。稿件内容如整合了其他报纸媒体的相关报道,稿件末尾请注明供稿渠道,编者姓名、单位。


  《好人365》专栏稿件范文


只为一个承诺,他连续献血9年


  崔世宽,男,1966年5月出生,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陈集镇联建村村民,沈阳务工人员。2019年5月,崔世宽入选“中国好人榜”。


  儿子患病去世,出于对儿子患病期间收到的帮助与温暖的感恩,9年来,崔世宽一直坚持无偿献血,捐献血小板100余次,相当于捐献13万毫升全血。这位质朴的父亲用滚烫的热血诠释着感恩与奉献,他的事迹感动无数人。


  义务献血9年,只为替已逝儿子报恩。


  每天早晨凌晨,干完手头的活,崔世宽才回到出租屋里睡下。


  天不亮,手机就会响起来,打电话的常常是附近收购站的老板:有一批废铁要装车,让崔世宽去帮忙上货。


  在收购站帮忙上完货,崔世宽又马不停蹄地去商场收纸盒,直到中午时分,把全部纸盒装好拉到收购站卖掉,他才能闲下来喘一口气。


  崔世宽在沈阳待了将近6年,这样忙碌的生活重复了6年。可是,即便如此,他依旧很欣慰,因为他觉得,每多待一天,就能多还一份恩情。


  2010年之前,崔世宽只去过沈阳一次。那是2008年,大儿子崔学军考上中国医科大学7年制本硕连读时,他来送行。2010年孩子生病后,他至今只回过4次老家。因为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献血,“血站随时可能缺血小板,所以不能离开沈阳,怕耽误患者用。”崔世宽说。


  崔世宽第一次献血,是儿子生病期间。


  “孩子生病,我去市红十字会咨询造血干细胞,他们问我是否愿意当献血志愿者,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我都答应了。”崔世宽回忆起最初献血的缘由。


  此后,大儿子在医院住了四年,治疗期间得到众多帮助,“捐钱的、献血的、捐造血干细胞的,还有陪护的……”遗憾的是,大儿子最终没能救过来,2014年3月,他永远地离开了崔世宽夫妇。


  尽管孩子离开了,但崔世宽没有忘记这份恩情。他许下两个心愿:这辈子捐献全血量至少达到10万毫升;尽可能多地陪伴救助过儿子的好心人。


  9年捐献血小板101次,相当于捐献全血13万毫升


  在“欠的债、欠的情得还,恩情不能忘。”崔世宽说。自己没有技术,也没有知识,能做的东西很少,但能做一点是一点,这是自己的心意。


  由于岳母身体不好,儿子去世后,妻子回到老家帮忙照顾,但崔世宽留在了沈阳。他在沈阳和别人合租了一小套房子,平时做点建筑活,活少的时候,收点废品,“还欠点债没还完,岳母看病也需要钱。”崔世宽说。


  只是,无论再忙,只要血站打电话来,崔世宽一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


  有一次,正在脚手架上刷墙,血站打电话来了,他就跟工头说,少要半天工钱,让他先过去献血。


  9年里,崔世宽献的最多的是“成分血”,也就是经过分离后的血小板,目前已经达到101个治疗单位,相当于捐献全血13万毫升。


  根据当地血站提供的数据,崔世宽已经捐献血小板100余次,平均下来,相当于每月捐献一次。


  完成献血10万毫升的心愿后,想回老家签订器官捐献协议


  事实上,对每一位帮助过儿子的好心人,崔世宽都不曾忘记。


  当年给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李磊,崔世宽每年过年时,都会让人从老家寄点粉丝、香油,给他送过去。


  曾经陪伴过儿子的同学、老师、好心人,他都记在本子上,每到过年,就会发个祝福短信。


  “等完成10万毫升的献血量,打算回老家。”崔世宽说,好心人的恩情,是他献多少血都还不完的,但无论在哪,他都会把献血坚持下去。


  “我填写了器官捐献协议,等哪一天不在了,也能最后做点贡献。”崔世宽趁着回老家的时机,终于把这桩心事办了。


  来源:阜阳文明网 作者:张三


  编辑点评:


  崔世宽,这位瘦弱的父亲多次捐献血小板,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报恩”之诺。他用融入血液的善举,点燃了生命、荡涤了人心,他用热血传递了人道、和谐、互助的精神,谱写出新时代爱的篇章。


责任编辑:陈溟
关闭按钮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版权所有 黔ICP备18004040号-5
站务联系电话:0851-83602383 省级政府服务热线:0851-12345
站务联系邮箱:gzswdx2010@126.com 本网站建议采用360极速模式、谷歌、火狐浏览器,电脑分辨率为1366*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