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体班培训 >> 学员论坛

学员学习心得交流选编六

作者:一组组长 杜平来源:中青一班(第61期)发布时间:2020-04-23 09:08

【学员学习心得交流选编

 

深入学习领会  强化民政工作

一组杜晓虎  

 

认真学习了李顺毅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课程,自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科学内涵、重大意义、贵州实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七个坚持”构成的七个方面科学内涵,有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解。通过学习,自己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刻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成功经验,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从未遇到过、西方经济理论始终无法解决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七个坚持”的内涵,是一个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

民政工作虽然不是直接的经济工作,但与经济发展的联系非常紧密,是服务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民生民政思想,对民政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在民政工作的根本指引上,“七个坚持”中第二个“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正确确立民政工作的宗旨、理念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定位和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为民政工作提供了基本工作原则;坚持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为民政工作标明了重心。这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根本指引。

二、在民政工作总体思路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民政工作的指导,以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按照统筹区域和城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要求,科学谋划部署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实现基本民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相关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提供专项社会服务更加高效。

三、在民政工作发展定位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求,要更好地发挥民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兜底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困难群众及每一个民政服务对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要更好地发挥民政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相关社会治理创新的全过程,在基层群众自治等工作中更好地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又充满活力;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有序、方便可及的养老及相关民政公共服务网络,不断提升民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 

 

分秒必争在一线   坚决打赢攻坚战

二组  松炳志

 

本周学习李顺毅教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刻领会思想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紧紧围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7个“坚持”上: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逻辑紧密、环环相扣,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这一思想,确保与党中央在经济工作的方向上始终一致、行动上始终同步,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主动性。

二、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意义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战略谋划,从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宏观调控、战略部署、策略方法等方面提出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任务,有机统一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实质就是要追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遵循的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三、贵州脱贫攻坚实践

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在脱贫攻坚战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总体上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在实践中按照“七个坚持”要求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1.强化省委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落实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如省委组织部组织对66个贫困县,特别是16个深度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综合评估,对能力不足、不能胜任的同志进行了及时的调整;从省直单位加派优秀处级领导干部到贫困县挂职,从市县选派优秀干部到乡镇挂职;选派驻村工作队,全省共有8500多名第一书记在脱贫一线驻村帮扶,保证了一线攻坚力量。

2.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施产业扶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最终为了人民

3.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易地扶贫搬迁硬仗、产业扶贫硬仗、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强薄弱环节。落实在实践中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

4.通过八个要素、五步工作法,使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辅相成,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5.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升级让人民真正得到实惠。在全省选择茶叶、食用菌、蔬菜等12个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集全省之力大力发展,落实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调控思想。

6.根据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全省开展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驻村帮扶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扶贫协作有差距、攻坚打法不精准“五个专项治理”。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思想

7.全面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质量。落实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的思想。一是高起点规划。把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美丽乡村建设相统筹,科学规划,统筹推进,逐步推进;二是一盘棋运作。制定出台《贵州省大扶贫条例》,对脱贫攻坚“四梁八柱”作了科学全面的顶层设计,聚焦工作重点进行清单式、项目式精细化管理。三是全方位推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

全力冲刺90天打脱贫攻坚战的遵义思考 

三组  游海燕

 

人间最美四月天。在这最有生机的季节,省委召开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嬴歼灭战”动员大会,以省、市、县、乡、村五级同步联动的方式吹响了以4月为起点,向贫困发起歼灭性总攻90天的冲锋号。孙志刚书记十个方面的动员讲话高位谋划又落地落细,明思路又教方法,指出关键又关注环节,让每一名基层党员都热血沸腾、坐不住、等不得。

一、关于会议精神的领会认识

一是节点明确、目标明确、态度明确。就是要在456这三个月的时间节点,用“冲刺”这一非常作风无理由无瑕疵无遗漏的保证高质量打赢脱贫仗这始终如一的目标,军中无戏言,否则即亮明并实行“双追责”这一问责手段。

二是传导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肩扛大局、心系群众、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责任担当;传导了省委省政府兑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庄严承诺,绝不含糊的决心和坚守;传导了省委省政府坚持实事求是和底线思维、防范风险的强烈意识;传导了对各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既信又严的动员警示。特别是听志刚书记谈到关于水的问题,每村每户怎么用水的?饮用水窖水的老百姓有多少户?是泉水流进来的还是雨水接进来的?系列发问和引领,让我作为一名从乡镇一级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无比感动和惭愧,感动于书记满满的为民情怀,惭愧于书记要求的精细作风的差距。

二、关于贯彻落实的遵义思考

(一)理性对待成绩。2019年12月31日,随着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我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正安县顺利脱贫摘帽公示的发出,意味着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整市全面脱贫静待花开、胜利在望。但是不是说我市脱贫攻坚就是交卷了、就是满分了,只能是绝对贫困在我市成为历史,但相对贫困永远存在,应该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如何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确保民生保障这张网织得紧而又紧、牢而又牢。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农村产业革命、群众务工造成一定影响,必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确保在“铃声敲响”时交出高分“答卷”。

(二)严控返贫风险。李雪峰教授在讲课中阐述到,对底线思维即是凡事从坏处着眼,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志刚书记在动员会上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怎么办?农民也不能受损失,农民照样脱贫。必须脱贫是不含糊的。”为此,作为遵义的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树立底线思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的要求,瞄准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切实防范返贫风险,以局部战场的胜利保证全省全国全局战役的全面胜利。这样的胜利,考量的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防范风险的底线思维和意识,求真务实穷尽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助力脱贫的工作作风。从遵义当前的情况来看,还不是我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一是问题仍然不少,形势容不得我们盲目乐观。遵义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但整体来看我们脱贫还是低标准的,有的也是刚越过贫困线,还有不少群众收入积蓄不多,应对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部分群众因缺乏劳动力、技术等原因,产业链接的利益机制还不牢固,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加之今年受疫情影响,工资性收入减少,等等。都说明我们脱贫成果还需要牢固,少部分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有可能返贫或发生新的贫困。二是省委已经作出冲刺攻坚令,战情需要我们脱贫数字真实有效。志刚书记在动员大会明确指出:“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都要打赢、两个胜利都要夺得。坚决打赢总攻歼灭战,确保上半年所有剩余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所有剩余农村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条件,决不能出任何问题、有任何闪失、留任何遗憾。”并在会上明确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防止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三个“任何”铿锵有力,态度坚决,对已经全面脱贫的遵义来讲,既是警醒也是鞭策更是作战指令,必须杜绝并克服麻痹思想、松懈意识、厌战情绪,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委的指令精神,对风险户、边缘户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因户施策建立应对措施,对每一户都要实行台账管理,提前做好补短堵漏的应对准备,全力以赴扎紧返贫风险的扣子。

(三)下足绣花功夫。早在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志刚书记讲了十个方面很具体很有操作性,体现的就是绣花功夫。琴省长总结时用了“六个很”,即很紧很紧、很细很细、很实很实,强调的就是绣的程度。所以,巩固脱贫成果,严防返贫风险,就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精准、精致,各项工作不能马虎对遵义来讲,就是要以巩固脱贫成果的优异战绩,为全省全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在对象上要再精准。对遵义来说,就是要把大走访大排查工作干好,利用3月到5月的时间,在全市进行一次覆盖所有农户的立体式大走访,进行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大排查,不仅要走访排查贫困户,已脱贫户、非贫户都要全部访到位、查到位,特别是对因疫情导致务工收入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因灾因病等发生重大变故的家庭,要重点关注、详细统计,确保全面掌握有返贫风险贫困户和有致贫风险非贫困户的准确信息,及时发现返贫致贫原因、把控返贫致贫风险、落实防贫举措。二是在问题上要再精准。要按照志刚书记“抓住4、5、6月三个月的“窗口期”,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部门、地方两本台账同步销号才确认问题真正得到解决”的要求,进行排雷式大补短,把所有的痛点、燃点、点问题找准并全面解决。三是在措施上要再精准。针对排查走访出的重点群体、重点对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特别是针对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两个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问题,要深入分析和敏锐把握当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机遇,推进遵义的烟、酒、茶、辣椒、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入沪、入渝、入粤、入筑,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四)抓实复产复工。就是要坚持工作跟进,想方设法扶持工厂、企业等开足马力,转型升级。特别是要落实好志刚书记关于“今年文化旅游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的要求,抓好旅游业“无口罩”复兴,抢抓报复性消费机遇,刺激消费,解决就业产业问题。千方百计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

总之,要抢抓窗口期,冲刺90天,以遵义扎实的工作成效、夺取局部的胜利,保证全省全国成功漂亮地取得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

学习领会新思想  奋力谱写新篇章

四组  冉崇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和经济工作怎么干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必修课。我们必须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足真功夫,学以铸魂、学以提能、学以致用,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等等,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经济建设应该服务于人民,为人民谋幸福。这一思想体现在我们生活中最为直观的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贵州这几年不论是全省高速路网的规划还是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都深入贯彻了这一理念,人民群众出行方便快捷程度大幅提升,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跟之前的一些交通基础设施作一个对比,感受会更加深刻。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成为我们党改革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可以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和发展,将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市场规律的深刻认识。近年来,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在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转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杜 平

审核:李 莹

编审:马 君

责任编辑:guohai
关闭按钮      
分享  :